他指示周大人在各地设立私塾,聘请有学问的先生授课。
“教育乃国家之本,培养人才,才能让安澜国真正走向繁荣。”方子言语重心长地对周大人说道。
周大人四处寻觅,邀请了数位饱学之士担任私塾先生。
在一间间明亮的教室里,孩子们端坐在书桌前,认真聆听先生讲学。
“先生,这书中的道理好深奥,我们不太懂。”一个孩子睁着大眼睛,充满求知欲地问道。
先生微笑着耐心解答:“莫急,孩子们,慢慢学,日后你们定会明白其中深意,用知识改变命运。”
在方子言和周大人的努力下,安澜国的民生逐渐改善……
日子如潺潺流水般悄然逝去,方子言在安澜国的使命已基本画上圆满句号,归期已定,他即将启程返回大明。
此消息一经传开,安澜国仿若平静湖面投入巨石,瞬间上下一片哗然。
大街小巷,百姓们奔走相告,眼中满是不舍与眷恋。
清晨,阳光洒在安澜国的皇宫前,广场上早已人山人海。
小皇帝身着华丽龙袍,神色庄重,亲自率领一众大臣,在此为方子言举行盛大的送行仪式。
微风拂过,旗帜猎猎作响,仿佛也在诉说着离别的愁绪。
小皇帝一步一步走向方子言,眼中泪光闪烁,声音因激动而微微颤抖。
“方大人,您是安澜国的大恩人呐!回首往昔,若没有您挺身而出,力挽狂澜,安澜国如今怕是仍深陷战火,哀鸿遍野,朕也绝无可能安稳登上皇位。”
“您的大恩大德,安澜国上至朝堂百官,下至黎民百姓,皆永志难忘!”
方子言微微欠身,眼中满是温和与谦逊:“陛下过誉了,这是微臣应尽之责。”
“安澜国百姓的坚韧与善良,也让微臣深受触动。”
“如今安澜国初定,未来还需陛下与诸位大臣齐心协力,带领百姓走向繁荣昌盛。”
这时,一位年迈的大臣走上前,双手颤抖地捧着一个精致的锦盒,声音哽咽。
“方大人,这是我安澜国的国宝之一,虽比不上大明的奇珍异宝,却也是我们的一片心意,还望您收下,留作纪念。”
方子言轻轻接过锦盒,郑重地说道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