此后,府中传言四起,都说黛玉命途多舛,不适宜与宝玉成婚。贾母听闻后,心中犹豫起来。黛玉得知这些传言,病体愈加沉重,整日以泪洗面。紫鹃四处奔走,想要平息流言,却无能为力。宝钗虽同情黛玉,但也不知如何是好,只能等待命运的进一步指示。
恰在此时,北静王水溶来访。他素来倾慕贾府的才俊佳人,此次前来,一是看望宝玉,二是好奇那传闻中的林黛玉与薛宝钗。见到黛玉病态娇弱却难掩灵秀之气,心中不禁起了怜惜之意。
北静王身份尊贵,他的态度隐隐影响了贾母的想法。贾母思忖着,若黛玉能得北静王庇护,或许也是一条出路。于是委婉向北静王提及黛玉的才情与境遇。北静王听后,表示愿为黛玉寻觅良医。
这一举动使得府内议论纷纷,有人猜测北静王是否有意纳黛玉为侧妃。宝钗听闻,心中五味杂陈。而宝玉更是心急如焚,他找到北静王表明自己对黛玉的深情。北静王大笑,原来他只是不忍黛玉被流言所伤,并无他意。经此一事,贾母重新坚定了支持宝黛的决心,流言渐息。黛玉病情也稍有好转,她与宝玉四目相对,眼中满是劫后余生的庆幸,而紫鹃也终于放下心头大石,府中暂时恢复了往日的平和安宁。
可好景不长,边疆战事突起,朝廷急需钱财粮草扩充军备。贾家被责令捐献大批财物,一时间贾府上下人心惶惶。为了凑足数额,贾赦等人打起了黛玉嫁妆的主意。他们以为黛玉孤身一人寄养于此,这笔钱可以随意挪用。紫鹃察觉后告知了黛玉,黛玉气愤不已却又无可奈何。
本小章还未完,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!
宝玉得知此事后,决定寻求北静王的帮助。北静王考虑到贾府的状况和宝黛的情谊,答应出面周旋。同时,宝钗也劝说母亲拿出部分家财帮助贾府渡过难关,她深知一荣俱荣一损俱损的道理。
在多方努力下,贾府的危机得到缓解。贾母趁机提出正式确定宝黛的婚事,众人见北静王都支持宝黛,也不再反对。宝玉和黛玉终于得以订下婚约,紫鹃喜极而泣。而宝钗虽有些失落,但也真心祝福他们。从此,宝黛在府中安心度日,期待着成亲之日的到来。
谁知,成亲前夕,贾府忽接密报,说北静王水溶卷入谋反大案。圣上大怒,下令彻查与之关联之人。贾府因与北静王来往密切,被牵连其中。宝玉作为北静王好友,被官兵抓走审问。
黛玉心急如焚,不顾身体虚弱,求见官员陈情。但贾府此时人人自危,无力相助。宝钗也为宝玉担心,她劝母亲再使银钱疏通关系。
贾母忧虑成疾,卧床不起。紫鹃日夜陪伴黛玉,宽慰她定能逢凶化吉。
几日后,传来消息,北静王证实清白,原来是政敌诬陷。宝玉被释放归来,只是受尽折磨,身心俱疲。
经此一劫,宝玉与黛玉的婚事不再拖延。贾府上下齐心操办喜事,一扫先前阴霾。成亲那日,锣鼓喧天,黛玉凤冠霞帔,美若天仙。宝玉精神抖擞,满心欢喜。紫鹃看着二人拜堂成亲,欣慰落泪。宝钗也带着真诚的笑容参加婚礼。自此,宝黛终成眷属,过上幸福美满的生活,而贾府也慢慢走向复兴之路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