以此假装双方融为一体。
但实际上,你过你的,我过我的。
在以后,双方之间的分裂,不仅不会消弭。
反而会越来越大。
若是有心人再稍加利用。
韩国将还是那个韩国,秦国也会是那个秦国。
到时,依旧需要流血,方能解决此事。
也许这个因地制宜,让韩人治理韩人是一个好办法。
小主,
但不适合现在。
也并不是嬴政想要的办法,更无法达到嬴政想要的结果。
嬴政想要的结果,只有一个。
从根本上,彻底灭亡韩国。
让原本的韩人提到国家,唯一想到的,只有秦。
而不是韩。
更不会有韩人,拿着韩国遗民的身份,去跟秦人掰扯什么恩怨。
也许,这需要老一代韩人的彻底灭亡。
以及长达数十年的宣传与努力,才能做到。
嬴政脑海里,其实有一个办法。
但这个办法一旦推行。
将会有很多人死。
也会让秦国不可避免的陷入动荡。
如果真的要按照那个办法来。
她会暂时放弃融合。
利用战争,死上一批人。
待一统天下后,让其余六国再死上一批人。
焚烧那些不利于融合的书籍。
毁灭各国的文字与文化。
强推融合。
一旦这么做,或许她会成为被别人唾骂的暴君。
秦国也会因此而动荡。
但她有必须要这么做的理由。
这会是一场豪赌。
赌秦国的国运,能够承受得住反噬。
赌她能够压得住动荡。
一旦成功。
等到几十年后,甚至一百年后。
所有的百姓,将皆是秦国之子民。
六国之名,只会沦为历史。
当然,这样的办法。
嬴政不会轻易使用。
如果有稳胜的把握。
谁愿意豁出一切去赌上一把呢。
压下心中的思绪,嬴政轻呼一口气,“政知晓了。”
她抬起头,看向赵高,“回去告诉王妃,韩人一事,政希望能尽快得到一个结果。”
想了想,嬴政继续说道:“让所有人都能看到的结果。”
就在说话的时候,嬴政注意到,赵高的眼神,一直在书架上游走。
眼神中带着渴求。
“你喜爱书?”
赵高听到嬴政的话,当即收回视线。
犹豫再三后,点了点头,“臣自幼喜爱书籍。”
“你看过哪些书?”
赵高毫不犹豫的回答道:“秦律。”
听到这一回答,嬴政多看了赵高两眼。
“秦律可是枯燥的紧,你也能看得下去?”
赵高腼腆的笑了笑,“不敢欺瞒公子,臣虽爱书,但无书。家中唯有大王赐予的秦律。”
“母亲…。”嬴政喃喃道。
脑海里浮现出赢子楚的面容。
她淡然询问道:“我怎未听大王提起过此事?”
赵高低头说道:“公子未曾听闻,也是正常。家母曾是侍奉大王的掌厨。在臣年幼时,以食讨得大王欢心。那时,我母便向大王祈求些许书籍,予我启蒙之用。大王听后,便将秦律赐予我母,予我启蒙。”
赢政听后,莞尔一笑。
秦律可是极其枯燥乏味。
也生涩难懂。
根本不适合让孩童启蒙。
不过,如此不靠谱的做法,倒是母亲的作风。
赵高继续说道:“初读秦律时,生涩难懂,也觉得枯燥乏味。但熟读于心后,倒也有了几分乐趣。”
她这话,不是为了奉承嬴政。
或是夸张的炫耀自身。
她是真的将秦律,熟读于心。
甚至可以说是倒背如流。
曾经的赵高,也是不爱学习的人。
面对如此枯燥的秦律,哪里能看的下去。
因此,经常被赵嗣揍上一顿。
可自从赵嗣被华阳太后害死。
嬴子楚有愧赵嗣,便将赵高与赵成藏于深宫之中。
赵高带着赵嗣送给她的秦律,当做念想。
与妹妹住进了深宫之中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