过上了远离世俗的隐居生活。
闲来无事。
唯一能消磨时间的,也只有翻看秦律。
赵高不仅靠此,打发时间。
还用秦律,教导自己的妹妹认字。
寒暑交替,直到她长大成人,被赵姬从深宫之中接了出来。
赵高算是被迫养成了爱看书的习惯。
这就相当于将小学生关在一个与世隔绝的地方。
没有任何娱乐活动。
有的只是一本又厚又难懂的律法。
直到长大成人后,再放出来。
到那时,是个人都能将律法倒背如流,甚至标点符号都能背出来。
至于能不能理解,那就另当别论。
赵高的话,让嬴政来了兴致。
当即询问赵高有关于秦律的问题。
赵高一一回答了上来。
这倒是让嬴政以为自己遇到了什么法家大能。
当即开始脱离秦律,考赵高一些法家学说的问题。
可希望越大,失望就越大。
她逐渐发现,赵高就是一个银枪蜡头。
金玉其外,败絮其中。
知其然,不知其所以然。
就像做数学题,只知道答案,不知道该怎么解题。
不过,失望虽失望,但并不代表嬴政不看重赵高。
毕竟年纪轻轻能将秦律一字不差的背下来,也算是个人才。
相当于行走的人形秦律。
带在身边,这得多方便,多快乐!
这章没有结束,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!
翻阅百家着作后,打算对秦律进行改动时。
只用像对天猫精灵或者小度那样,对身旁的赵高喊道:“赵高,赵高。秦律第一百四十二条是什么?”
赵高直接回答。
这难道不方便?
或是想要动某个大臣的时候,询问赵高,“赵高,赵高。她有没有犯大秦律法。”
赵高当即如数家珍般,将该大臣触犯的律法,一一说出。
这难道不快乐?
嬴政很显然想要将赵高从赵姬那边讨要过来,询问道:“赵高…你是叫赵高是吧。”
“是。”赵高低着头。
“你在我父亲那,担任何等职位?”
“回公子,臣不才,只是一仆役。”
赵高哪怕再稚嫩,也知嬴政打算重用于她。
激动之色,溢于言表。
嬴政想了想,“虽然你才能有限,但对秦律融会贯通,鲜有能及者也。当一个小小仆役,实属屈才。政册封你为中郎令,日后便伴政之左右。”
赵高当即跪下叩首,“臣多谢公子大恩!”
有人欢喜,有人愁。
卓子央等人在水里已经泡了半个时辰。
赵勋此时开口道:“又晕了一个。”
几名侍从跳进湖里,将晕倒的那人,拖到岸边。
放到火堆旁。
几名医者早已准备就绪。
扎针的扎针,灌药的灌药。
推拿的推拿。
等苏醒以后,再扔进湖里。
体验一下什么叫做生不如死。
刚将一个苏醒没多久的人,踹进湖里。
有侍从发现,有个人晕在了湖里。
当她下去打捞时,却发现那人已经没了呼吸。
“王妃。”侍从对赵姬喊道:“死了一个。”
众人闻言,当即将视线投向那名死去之人。
那是一名老妪。
身体机能的下降,让她不足以和年轻人一样,能够撑下去。
望着死人那张惨白的脸。
大同商行的管事如丧考妣。
王妃是真的想整死她们啊!
听到死人了,赵姬抬了抬眉,“抬出去,别脏了我的鱼。让医者看看,若是真死了,给她穿上衣服,送回家中,然后让她的女儿过来受罚。”
“诺。”
将死人抬到岸上。
几名医者上前,摸了摸脉门,齐齐摇头。
没救了。
宦官见状,当即为死人穿上衣服,抬出花园。
或许因为死人,让她们心里崩溃。
又或许因为赵姬那番话,成了压倒她们的最后一根稻草。
有个中年妇人终于受不了了,崩溃的喊道:“我错了!王妃!我知罪,饶了我,饶了我吧!”
在冰冷的湖水里,她只感觉到深深的绝望。
赵姬不急不缓的说道:“何错之有?”
“我不该…不该贪墨给韩人的粮食与冬衣。”中年妇人哭嚎道:“求王妃饶我一命,我愿归还,我愿归还。贩卖粮食与冬衣的钱财,我分文未动,都藏在家里。”
赵姬一笑,“归还?数处筑地冻死,饿死之人,不计其数。更因此引发暴乱。你拿什么还?!”
他手指向那名中年妇人,“你这一条贱命?!”