班级日记之文艺汇演(三)

如梦无终 麟耀 4259 字 1个月前

“新丰美酒斗十千,咸阳游侠多少年。少年人拥有这世上最珍贵的青春,他们是朝阳,有梦想。同样,于国破家亡之时,他们也会挺身而出。未收天子河湟地,不拟回头望故乡。请欣赏高二年级话剧《与子偕行》。”

与子偕行,这个名字让我想到了《诗经?无衣》“岂曰无衣,与子同袍。”而且正好和刚刚合唱团表演结束时的那首诗相互照应。

灯光再次暗了下去,但是我没有看到舞台上出现任何一位角色。

大屏幕上是战火纷飞,刀光剑影,还有厮杀之声。

“愿得此身长报国,何须生入玉门关。”一个剪影出现在大屏幕上,然后一支箭射在了此人身上,那个人渐渐倒下,周围的兵戈之声也渐渐消失。

所以,是战败了吗?

“唐朝自天宝十四年起,经历长达八年的安史之乱,国力直转急下,而后藩镇割据,宦官当朝,民不聊生。”此人的声音颇为耳熟,是宋皓的声音,原来特邀嘉宾指的是旁白啊。

“宦官,权贵,五门七姓把持着朝廷,许多有识之士渴望改变局面,却因触犯贵族利益而损失惨重,一腔热血付诸东流。”

这声音,这声线,抑扬顿挫,掷地有声,怕不是学过播音主持。

突然灯光全开,大屏幕上是富丽堂皇的台阶,想来这是皇宫吧。

两位演员此时身着浅绿色官服,头戴乌纱帽,手持笏板,俨然一副刚下朝的样子。

“朱门酒肉臭!”卢丞旨指着宫门大喊,怒不可遏“他们是怎么说出来这样子的话的?自己屯田种棉花?自己织布做寒衣?他们是想让边关的将士都冻死吗?”

“嘘!”另一位官员显然被他如此放肆的行为吓着了“你小点声,隔墙有耳。”这里可是皇宫,如此大声的辱骂当朝宰执,怕不是嫌命太长。

“怕什么?我做事光明磊落,不为私利,只为国家。”显然这位卢大人此刻异常的气愤。不过也是,哪有让人家边关的将士自己做衣服的,这国家是有多么的昏庸,真的是何不食肉糜的2.0版本。

“是,我们是不怕的。”看来这位大人和卢丞旨是好友“可是你要想想,如果这话让有心人听了去,那么在朝堂上会掀起多大的浪来?又有多少人要死去?”

“你忘记了吗?父亲他们说过的永贞内禅还有甘露之变了……”见他还不死心,这位大人又急忙劝了几句,在这个节骨眼上千万不要出事。

“我是恨自己无能啊!”老卢的演技真的没话可说,这愤懑的表情,手中拿着笏板狠狠地扔在地上,跺脚“李大人,王大人他们在边关浴血奋战,到头来却被扣上了战败的骂名,一生不得回京。作为后辈,我们却不能为他们沉冤昭雪,还要向那些幕后黑手卑躬屈膝,点头哈腰。”

“别说你了,他们几个不也上了战场,现在束手无策,听说连粮草都断了。”这位大人止不住的摇头,真的是无尽的悲哀与失望“人家是三朝元老,门生无数,背后又有太后的支持,就算是你这样子的新科状元,也没有办法公然向他叫嚣。”

“国之蛀虫,当真是杨国忠,李林甫……唔”眼看着他越说越激动,差一点就要说出僭越之词,旁边的大人立刻捂住了他的嘴,这个动作显得真的很自然。

“你不要命啦!这周围全是他的眼线。”这位大人小心的警告伙伴,这里可不是他们的地盘。

“怎么啦?这满朝文武没有一个人敢站出来反对他吗?”老卢说的慷慨激昂,义愤填膺“如果真的没有,那么我就做第一个!”

“好你个家伙,你当真想让大人他们多年的心血功亏一篑吗?快走快走!”这位大人实在受不了老卢拉着他赶紧走。

谈下来观众响起雷鸣般的掌声。

两个人向后台走去,灯光消失。

“由于皇帝的不作为,还有奉天之难之后藩镇与中央朝廷之间的微妙关系,唐在与吐蕃的战争中连连失利,朝中也出现了主站与主和二派争执不休,而此时边关的战士们正在浴血奋战,战情十分的严峻。”宋皓这朗诵的功底不错,听起来挺有那么一回事的。

等到灯光再一次开启之时,又是战火纷飞,杀戮不断。

舞台上出现了人工搭建的“城墙”——用纸箱子做的,据说也是斥巨资完成的。

(话剧社社长:实际上就是学校还没有来得及卖的纸箱子)

“将军,我们只剩下千余人了。”一个小兵来报。

子航身着银色轻甲,手握弓箭,在风扇的作用之下,衣服随风飘荡,尽显少年将军的风采。

“传令下去,死守城墙,绝不后退。”他目光坚毅,大有以身殉国的架式。

“投降吧!”城墙的另一头,是一群敌军,为首的那个人戴着大毛帽子,手里拿着一把弯刀,典型的敌军装扮“李将军,你是不可多得的将才,何必为了这腐朽的朝廷葬送自己,你想想你的父亲是如何抑郁而终的,这样的国家有必要为了它丢掉自己的性命吗?”

小主,

好家伙,这还带劝降的?

“北极朝廷终不改,西山寇盗莫相侵!”子航不为所动,从城墙上翻了出来,与敌人厮杀在一起。

只见子航拔出腰间佩刀,向前一捅,一个敌人应声倒地。紧接着,他反手将身后的敌人抹了脖子,这一套动作行云流水,台下观众连连叫好。然后他竟然腾空而起,一脚踹翻了一个敌人,学过武术的就是不一样。

在刚刚落地之时,一把刀从后面插入,子航动作一停,倒了下去。

如果有机会,可以还家,请告诉我的妻子,我不悔战死沙场。这是子航的声音,没想到还有画外音,厉害。

灯光再次消失,台下的观众一直在尖叫,加油,鼓励,虽然说动作有些浮夸,但是话剧能做到这个境界的,我还真没有在学校看到过。

仍然是边关的号角声,场景切换到了营帐之中,想来这是主帅的营帐了。

此时身披红色战甲的主帅正在与两位副将笔画着行军图(不要问我为什么,因为他们说那个是行军图)

“报!”是传令兵的声音“将军,李将军以身殉国。”

此言一出,满座震惊。

“他才,才,26岁啊!”主帅喃喃自语。

“将军,这该如何是好?”副将急忙询问他的意见,已经牺牲了一个人,现在那里定然军心大乱,作为主帅,此时必须有一个决策。

“传令给夏将军,让他接替李将军,然后将消息上报朝廷,好生安葬清河郡马……”

“是!”传令兵立刻退下。

“第16个,第16个了”主帅向其他几位将军数着“二十年呀,我们已经失去了16位将军了。师父,是徒儿无能啊!”

“大人,此时不能伤心,您是主心骨,万一一出事,20多年的心血就全完了。”副将安慰主帅,也对,若此刻主帅乱了阵脚,整个战局都会发生翻天覆地的变化。

“报!”又是一个传令兵。

“将军,司徒为咱们说话了。”这是一个天大的好消息,司徒因为前辈们的相继离世一橛不振,如今重出江湖为他们说话,定能扭转局势。

“快讲。”

背景音乐消失,会场陷入一片黑暗之中。

还是刚刚那两位大人,只是这一次换到了一个幽静的小院之中。沿着青石小路穿过稀疏的竹林,看样子是好些年没有修剪过的了,而这里又曲径通幽,想来房屋主人身份不低,只是没有多少闲情来打理这里罢了。

“司徒”他们二人作揖行礼,想来这就是他们口中的老前辈。

然后灯光聚焦在一个躺在竹椅的同学身上,虽然椅子浮动的幅度很小,但这位司徒需要旁边的小童帮助才可以站起身来,应当是病的不轻。

“你们来了”这声音听着有气无力,真令人有一种时日无多的幻觉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