第一百零三章 君莫愁酒

“那最后一点,我有莫愁,又是什么意思?”

“我有莫愁。”弋冬望了杜先生一眼,笑着道:“指的乃是无欲无求的心境。唯有胸怀此种上乘心境,身边得一知己相伴,口饮杜氏所酿之酒,见过诸君酩酊,最终方可尝得莫愁滋味。”

“不可能!”杜先生却根本不相信,连连摇头道:“不可能!我父亲临终之前曾告诉过我,君莫愁酒是的的确确客观存在的,怎么会像你说的如此虚无缥缈,这绝对不可能!”

“令尊当然知道君莫愁是客观存在的,因为他自己就曾品尝过这种滋味。”弋冬举起酒坛灌了一口,接着道:“如果我没有猜错的话,当年我祖父一定也尝到了君莫愁,令尊和他乃是知己,祖父他不可能不与他指点迷津。”

杜先生闻言后退了两步,还是不敢置信地摇头道:“不可能,父亲当年明明告诉过我,说你祖父并没有参透那第四点酒中真意,如果你说的是真的,他为何要骗我?”

“因为君莫愁!”弋冬收起笑意,正色道:“因为令尊在尝过君莫愁之后,便体会到了杜氏先祖的良苦用心。”

本小章还未完,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!

“良苦用心?”杜先生满心不解,追问道:“这究竟是什么意思?”

弋冬不答反问道:“杜先生方才言及,酒乃您生平第一恨,敢问何出此言?难道不是因为要一辈子都困守在这小小的乡野竹楼内嘛?酿酒之人最大的幸福,在于看到饮客喝酒时的那种满足,此话不假,但如果看上千遍万遍,想必同样会感到厌恶。我想,这种感觉,不仅仅是杜先生如此,令尊以及杜氏历代先祖也全都一样吧。”

杜先生并没有回答他,却也没有否认,这种孤独与厌恶感,他的确是忍受了大半辈子,所以他无法否认,只是一个劲地追问道:“你究竟想说什么?”

“呵呵,莫急。”弋冬继续道:“所以大概是在五百年前,你们杜家的某代先祖想出了一个绝妙的法子。他放出风声说杜氏酒楼酿造出了天下第一的美酒,名字唤作君莫愁,若是有人想喝,便来这杜氏酒楼喝酒,谁能够悟出四点酒中真意,便能够得到君莫愁。于是五百年间,天下饮客纷至沓来,其中自然不乏真正的饮者,而酿酒名家与真正的饮者相遇,自然便是酒逢知己,正如当年令尊与我祖父那般。酿酒之人能够得一知己饮遍自己生平所酿之酒,相信应该足已慰藉平生。而这五百年来,即便有饮者领悟到了四点酒中真意,揭开了君莫愁的真相,相信也定会如我祖父指点令尊一般指点杜氏历代传人,而身为杜氏传人的他们自然也就能体会到先祖的用心良苦,君莫愁酒因此才能够得以保存至今。”

听完弋冬这一长串的解释,杜先生脸上依旧有着难以置信的神色,却又找不到弋冬话中的半点破绽,所以由不得他不相信,最后只能问道:“那为什么我尝不到君莫愁的滋味?”

“因为先生缺少一位知己。”弋冬笑了笑,指着一旁醉倒在地的韩弃道,“令尊的运气似乎比先生要好些,兴许是与我祖父年岁相仿、脾性相投的缘故,两人得以相交莫逆,而我今日到此,却是与这位韩少侠一见如故。”

闻言,杜先生也扫了一眼那醉倒在地人事不省的黑袍青年,转而又望向满楼藏酒,久久没有再言语。半晌,他重新提起身旁的一坛酒,审视良久后,终于打开坛封,学着弋冬的模样猛灌了一大口,不料却被呛得连连咳嗽,待稍稍平复之后,他畅快地大笑出声。

“君莫愁是什么滋味,或许我没机会知晓了,但是杜氏之酒的味道,我今天算是明白了。”

解开心结的杜先生长叹一声,朝弋冬拱手道:“多谢弋公子替我解开这一生之惑,虽无缘与公子结为知己,但这君莫愁酒的秘密,还要恳请公子代为保密,杜某感激不尽。”

弋冬晃了晃手中的两只酒坛,道:“这是自然,如斯美酒,唯有杜氏传人方能酿出,若是没了君莫愁,杜氏酒楼只怕很快便要断了传承,所以这秘密,我就算是死也不会说出去的。”

杜先生冲他感激地抱了抱拳,然后望着横七竖八倒在地上不省人事的众饮客,以及扔得满地都是的酒坛碎片,一抹发自内心的笑容缓缓浮现出来,轻笑道:“呵呵,这些个王八羔子,白白糟蹋了我这许多酒水,看来没个一年半载,今天的损失怕是补不回来咯。”

弋冬笑了笑,取下腰间的酒葫芦道:“反正已经损失了如此之多,再让我多装个一葫芦,想必也没什么吧。”说罢,也不待杜先生应允,便自顾自拔开葫芦塞朝里面兑起酒来。

对此,杜先生无奈一笑。

将酒葫芦盛满后系于腰间,弋冬掏出袖中的那只青竹棍横置于肩头,以竹竿作扁担,提起烂醉如泥的韩不恭和司可冠,一前一后的担在青竹棍上,另一只手单独拎起韩弃,朝着酒楼的出口走去。

“古来圣贤皆寂寞,惟有饮者留其名。杜先生,多谢美酒招待!小生弋冬,就此别过!”