第一百一十三回 乘正气踏罡布斗 相公庄抵抗匪首

“谨遵先生教诲。”王小Q深深一揖,眼珠一转,笑道,“先生,既然您都把五行罡斗诀教给我了,那就再把结界之法一并传授吧。”

“你还真是贪得无厌,好吧,教给你也无妨,只是你要知道,此结界要与圩子墙共同使用才能发挥其最大实力,也就是说,只有在此地才行。即使你学会布结界,也并无大的用处,法力高者根本困不住他。”

“哦,我懂了,烦请先生教我。”

邹衍又将结界法决说给王小Q听,顺便给他们讲了关于圩子墙的故事。

当年圩子墙修好了,捻军没有来,盗贼也没见踪影。庄人将守墙护庄用的牛腿子炮抬进了门楼,巡夜的更夫也不再在圩子墙上转悠,按时辰敲打枣木梆了。人们渐渐习惯了日出去劳作,入夜关圩门,安安稳稳过庄户日子的平淡生活。其后世道虽有变迁,战事不曾中断,但竟未波及古庄。直到60多年后突然爆发的那场“张鸣九占章丘”匪事,才打破了古庄多年的安详和宁静。

1928年农历七月初六,匪首张鸣九带领30多个小喽啰,混在赶东关大集人流中进入章丘老城,只在县衙前胡乱放了几枪,便将民国县政府各部官员吓个半死。警察局、保安团更不知所措,县衙上上下下乱了阵脚。时任县长黄恪济不顾百姓死活,弃城而逃。新任县长邓质仪慌乱中率大小官员仓促流迁相公庄,住进西当铺及邻近的荣裕钱庄和民生饭庄。一时间,千年古庄成了临时章丘县治。

张鸣九占据老城后,烧杀抢掠,无恶不作。城周老百姓惨遭殃祸,叫苦不堪。其手下匪众更恣意妄为,大发横财。自以为老城不堪一击,相公庄也难逃厄运。狂妄叫嚣“打开相公庄,直下东南乡”。竟然野心勃勃想乘机再一口吃掉周村、淄川,其气焰十分嚣张。

在相公庄,因有圩子墙护卫,惊恐过后暂感安全的“父母官”县太爷缓过神来,便派人四下邀请县内、外各界知名人士前来商讨灭匪之计。周边泰(安)、莱(芜)、济(阳)、邹(平)、齐(东)、淄(川)等县保安团陆续从四面八方逼进章丘,形成对张鸣九部围歼之势。县内临时组织起来的几个保安团也纷纷靠拢相公庄。老人说,当时号称有“七县十三团”人马举旗讨伐张鸣九。

小主,

庄内更是人来人往,车马频繁进出,一派临战气氛。民众和红枪会员积极备战,将多年未曾用过的10门牛腿炮,四门铜炮,10门子午炮架设在各个门楼上。备下几十口大缸,分别装满火药、铁砂、碎锅片待用。并迅速赶造大刀片、红缨枪,预备下成百上千铁锨、镢头、二齿钩、三齿叉等武器。决心同仇敌忾,拒匪于圩子墙外,誓死不让一兵一卒进庄。在济南的本庄商家字号,成立同乡会,集聚钱财和食品物资,趁黑夜抢运进庄。庄内十余家馍馍铺、火烧铺、锅饼铺、酱菜铺也赶制饭食、储备干粮,以实际行动支援护庄。

闻听相公庄正在积极备战,张鸣九并不放在心上。以为县衙无兵,守庄缺卒,一群弃羊散鸟经不住三炮两枪就会溃逃不迭。连章丘城都守不住,还能守住个破庄?遂发号施令,聚集散兵游勇、地痞无赖,拼凑近千人匪队,分路进犯相公庄。先是派出小股土匪,在圩子墙四周鸣枪、投弹骚扰,继而集中兵力从东、西、北三个方向攻打。庄人纷纷登上圩子墙,以土枪、土炸弹予以反击,匪敌毫无得获,丧气而回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