第123章 夜有奇谈来

文先生击节赞道:“好,痛快!你我脾性相投,果真是好兄弟。今夜老哥哥前来,不为别的,实在是有要事相告,不敢有所迁延。”

辞君面沉如水,有些冷冷地道:“哦?既有要事,小女子是不是要回避一番?”

张适之赶忙摆手道:“这是哪里话?我听得你便能听得,是吧,文兄?”

文先生捋了捋胡子,饮了口茶,这才笑道:“那是自然,辞君姑娘怎么会是外人呢?”说着,他又来到窗前向外瞧了一眼,见隔墙无耳,这才放心回来。

他诡秘一笑,问道:“你可知今天,为何率鹿监的人不战而退吗?”

张适之不明所以,直愣愣地道:“哦,想必是见羽衣帮赶了过来,咱们这便人多势众,又占据道义。俗话说,江湖上万事抬不过一个理字。宇文庸见实在没什么由头可利用,撕破脸又堕了身份,只得退走了。”

文先生呵呵笑道:“老弟说得对,但也不全对。宇文庸并不是惧怕羽衣帮,他是官家第一高手,世间罕有人能匹敌,如果强攻,只怕咱们可留不住吐禄王子。”

辞君吐了吐舌头,惊道:“那宇文庸这等厉害吗?怪不得率鹿监的人一个个那么横。倘若我爹爹在世,可要好好给他们讲一番仁义道德。”

张适之思忖了片刻,道:“那是为了什么?莫非是永王吗?”

文先生似笑非笑,摇了摇头,道:“不全是。宇文庸在朝堂上浸淫三十年,其做官的功夫丝毫不亚于武学的功夫。兄弟,你可知做官的,最怕谁吗?”

张适之琢磨了一会儿,他来自乡野,实在是对做官劳什子的一窍不通,良久才道:“不知。但我看了不少典籍,都说民贵君轻、水能载舟覆舟之类的话,想必做官的最怕百姓了。”

文先生哈哈大笑,好一会儿才止住,道:“老弟,你真是可爱得紧,倘若天下人都如你一般清澈,那么就万世太平了。也许你是对的,但宇文庸位列三品大员,又是一代宗师,又怎么会把百姓放在眼中?”