七月流火,午后的空气仿佛凝固一般,整个世界都被酷热所笼罩。在建军所在的那间高达三十七度的仓库里,更是热得如同蒸笼一般,让人几乎无法呼吸。
建军站在堆积如山的货物中间,豆大的汗珠不断从额头滑落,沿着脸颊滚落,然后一颗颗地滴落在地上。他专注地核对着每一批货物的批号,不敢有丝毫马虎。就在这时,一颗汗珠顺着他的额头滑下,径直滚进了他的眼睛里。刹那间,一阵刺痛袭来,让他不由自主地眯起了双眼。
还没等他来得及擦去汗水,身后突然传来一阵不耐烦的叩击声。“拐子就别耽误事!动作快点行不行?”原来是业务科的那个小年轻,只见他一脸烦躁,手里拿着一支圆珠笔,不停地戳着建军凸起的肩胛骨。
此时的建军身穿一件迷彩短袖,由于长时间的劳作和高温的烘烤,他的后背早已被汗水浸湿,甚至结出了一层薄薄的盐霜。听到小年轻的催促,他急忙转过身去想要解释一下,却不小心撞翻了一旁待检的样衣。那些精心制作的样衣顿时散落一地,场面一片混乱。
仓库里那个经验丰富的老杨常常会与建军一同出入库,并齐心协力地搬运着那些沉重的货物。每当建军因为一些琐事而感到烦闷或是受了委屈的时候,老杨总是会拍一拍他的肩膀,语重心长地安慰道:“小伙子啊,你刚来这里不久,人生地不熟的,难免会遇到些磕磕绊绊。可别跟他们太计较啦!毕竟大家都是从陌生到熟悉的嘛,等相处的时间一久,彼此了解得更多了,关系自然也就融洽起来啦!”
然而,即便面对这样的困境,建军依然没有抱怨半句。他默默地蹲下身子,迅速将散落在地上的样衣整理好,重新开始工作。就这样,日复一日,建军始终坚守在这个岗位上,每天都是最晚一个去食堂吃饭,而又最早一个回到仓库继续忙碌。
这一切只因为当初他离开家乡来到这里时,母亲秀莲曾语重心长地嘱咐过他:“孩子啊,去到了外面,一定要好好干活儿,千万不能给你舅舅丢脸,遇到困难也绝不能打退堂鼓。”所以,每当建军感觉自己快要坚持不下去的时候,脑海中总会浮现出母亲那殷切的目光和温暖的话语。这些回忆成为了他前进的动力,支撑着他走过一个个艰难的日子。
在无数个寂静的夜晚,当其他人都已经进入梦乡的时候,建军仍然独自一人留在仓库里加班加点。头顶上方的白炽灯管发出嗡嗡的响声,仿佛在诉说着它的疲惫。建军则全神贯注地盯着那张领料单上的“SY-107”字样,眼睛眨也不眨一下。
白天被人推搡的场景仍历历在目,那些刺眼的光斑似乎还残留在他的视网膜上,久久不散。正当他专心致志地工作时,突然听到一声怒吼:“你们怎么搞的?居然发错了雪纺面料!”原来是负责验货的工作人员发现了问题,正在那里大发雷霆。与此同时,位于仓库角落里的那台老式风扇呼呼地转动着,将处罚通知单吹得哗哗作响,仿佛在嘲笑建军的失误。
建军静静地伫立在仓库那阴暗的角落里,宛如一尊沉默的雕塑。他的目光紧紧追随着那位验货员离去的背影,只见对方怒气冲冲地摔门而出,那扇门发出“砰”的一声巨响,仿佛一记重锤狠狠地砸在了建军的心坎上。
那张处罚通知单如同一片无助的落叶般,轻飘飘地落在地上,然后打着旋儿,缓缓地飘向远处。它在空中翻滚、飞舞,就像是老家屋檐下那些被秋风吹落的枯黄叶片一般,显得如此凄凉和落寞。
建军下意识地伸出右手,轻轻地摩挲着左肩。那里依旧隐隐作痛,似乎还残留着刚才被人推搡时所带来的那种钝痛感。这疼痛如同一股电流,瞬间传遍了他的全身,让他不禁微微颤抖起来。
就在这时,一阵急促的脚步声由远及近传来。紧接着,舅舅福生风风火火地冲进了仓库。只见他满脸怒容,额头上的青筋因为愤怒而不停地跳动着,仿佛一条条即将挣脱束缚的小蛇。
福生一眼便瞧见了地上的那张通知单,他一个箭步冲上前去,迅速弯腰捡起。当他看清上面那个触目惊心的数字——两万三千元时,他的脸色瞬间变得煞白,手指也不由自主地颤抖起来,这是发错货的商品总金额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