张崇德一拍惊堂木,对左右皂吏道:“去将徐家当家的与徐家小娘子也请来,老爷有法子了。”
等徐家小娘子也来了,只听张崇德道:“徐家小娘子本是孙润下聘之妻,现在孙润与刘家慧娘成了夫妻,裴家这下没了媳妇了。本县现在断案,将徐家小娘子改许裴家,哈哈,公允吧?”
孙润睡走了裴家的儿媳妇,现在将自己的未婚妻转给裴家。县令又令孙润赔给裴家一份聘礼,准许他娶刘惠娘为亲。
裴家见徐家小娘子长得模样标致,娇滴滴、软柔柔,倒也不输给刘慧娘一分,心下也欢喜,终于是同意了。
徐家见裴家家世要比孙家孤儿寡母好上不少,便也答应下来。
又责令孙秦氏,等刘浦身体好了,将女儿凤冠霞帔、八抬大轿地送到刘家府上,让他们这一对真正完成婚礼。
于是皆大欢喜,三对小夫妻各有良配,传为美谈。
小主,
朱瞻基拍案笑道:“断得好,断得妙,有趣,有趣得很。可惜此官早已作古,若是我大明朝,高低要给他个奖赏。”
崔宏笑道:“这《马报》的故事通常来自民间,常常以今日事托于古人。”
朱瞻基笑道:“我姑爷爷倒是谨慎,这样倒是免了不少麻烦。不过这智调鸳鸯谱的县令又是今时之何人呢?”
崔宏答道:“此事南都早已传开,这故事中的县令原型乃是杭州知府吴添。”
“唔……这个吴添,朕记得前阵子还有人弹劾他哩,倒也是个干吏。”
这时杨士奇前来奏事,朱瞻基将报纸扬了扬,笑道:“先生有看马报么?有个《钱塘大尹智调姻缘谱》之事,颇为有趣,朕刚知此故事原出自我朝杭州,正想遣锦衣卫前去查证一番,若是属实,倒也不吝恩赏。”
杨士奇笑了笑道:“那倒也是桩美谈。不过《马报》又是如何知晓民间如此之多事的呢?倒是比陛下的锦衣卫还要耳目灵光呢?”
这一句话轻飘飘地,却飘进了朱瞻基心头,听说赵辉的《马报》向各地分派采风匠,耳目竟然如此灵通?
朱瞻基心头起了涟漪,却没有立即表露出来,便问杨士奇:“交趾战事如何,驸马可有战报奏来?”
杨士奇回道:“正要禀告陛下,前番赵驸马破敌之后,现下顿兵昌江,奏请援兵自陆路南下,与其合攻交州。”