第163章 要命的蛐蛐

王振孤身一人来到了西山,连马顺也没叫上——今夜马顺当值,走不开。

王振也不害怕,他在这里给赵辉当副手多年,一草一木都很熟悉,哪里虫子多,哪里动物多,他门清。

之所以不带别人,还有另一个原因,是怕别人抢了自己的功劳,毕竟善斗的蛐蛐很罕见,一个地方可能就那么几只,人去多了反而会被别人捷足先登。

他在大铁厂的院墙附近徘徊,蹑手蹑脚,唯恐惊走了蛐蛐。他的耳朵则竖着,静静地听各个蛐蛐的叫声。

蛐蛐的叫声各不相同,有的蛐蛐声音低沉,连续不停地叫的,那一定是劣品。

强悍的蛐蛐往往不会一直叫,只是偶尔来几声响亮的,这时候就要迅速听声辨位,找到方向,然后再一步步逼近,找到蛐蛐所在的位置。

终于,王振听到了有一只蛐蛐偶尔才叫几声,声音嘹亮,盖过了其他所有蛐蛐。

他蹑手蹑脚地一步步往前挪,低头在石头缝、草丛中寻找。

蛐蛐十分警觉,一听见脚步声就会停止鸣叫,就很难找到了,所以必须轻手轻脚。

终于,王振找着了那只蛐蛐,它躲在一处石头的下面。王振伏下身体趴在地上,缓缓地向前爬去。

白天还下了一会的雨,这时蛐蛐会出来喝水,实在是捉蛐蛐的好时机。王振暗道。

众所周知,蛐蛐喜欢待在阴暗潮湿的地方,这些地方虫子多,蚊子也多。王振已经记不清自己被蚊子咬了多少口了,反正如果他在脸上随便拍一巴掌,就能拍死几十只蚊子。

但他只得忍着,又轻轻往前爬了一段,终于能够着了,他拿起网兜,瞧准了蛐蛐所在,就要一网子罩上去。

“谁!”就在这时,身后突然一声暴喝。

两人提着灯笼的民夫手持棍棒,聚拢了过来。

“啊……”王振一声惨嚎,看好的蛐蛐一下子蹦进了草丛,这下要找,又要从头再来了。

两个民夫提着灯笼在王振脸上照了照,惊慌道:“原来竟是王公公!小的该死,吓着公公了。”

王振脸都青了,说不出话来。

“公公在这儿……乘凉呢?”其中一人问道。

“乘你个头,你见谁趴蚊子窝里乘凉的?”王振没好气的赶走脸上头上的蚊子,从草丛中钻出来。

“快滚,”王振义愤填膺,“我干什么要你们聒噪?巡你们的夜去,把我蛐蛐都给惊走了。”

两个民夫又是打躬作揖、又是赔礼道歉,赶忙灰溜溜地跑了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