徐州广陵郡。
堂邑县。
堂邑县位于广陵郡与九江郡的交界地带,扼守广陵郡的险隘,是淮东地区重要的交通要道,沿着堂邑向东走数百里,便是广陵郡郡治所在江都县。
自从袁术起三路大军攻打徐州,徐州下邳郡淮河以南的淮陵、盱台两县,广陵郡的堂邑、东阳诸县彻底沦为双方的战场。广陵郡被下邳相笮融祸害一通后,本就残破,没想到袁术的大军又来祸害了一遍。
整个广陵郡乃至徐州都笼罩在战争的阴云之下。
幸亏下邳陈氏反应极快,在南徐州又深有名望,在最初的惊慌之后,以下邳陈氏为核心,在北境形成了以沛国国相陈珪为主的北防线,在中部南徐州下邳国形成了原扬州刺史陈瑀为主的中部防线,在广陵郡形成了以徐州典农都尉陈登为主的南部防线,三条防线相辅相承,互为依托,在起初的惊慌过后,为徐州稳住了危局。。
南部战区双方经过大半年的拉锯战,将战线基本稳定在堂邑一线。
尤其新任下邳相国相陈珪之子陈登驻守的堂邑县,成为袁术的扬州军突不破的天险。
“哥哥,你先吃点东西吧,在这么熬下去身体会垮掉的。”一名女子穿着一副皮甲,端着一盘饭菜来到了城楼上。
城楼上陈登正扶着女墙紧盯着城下不远处的袁军军营。
城下的袁军大营连绵数十里,声势甚壮。
陈登身着铁甲,肤色奇白,唇边留着短疵,大概三旬年纪,身后的披风被秋风吹得扬起来。
三天前,陈登放弃了堂邑以西的一处要塞,率军退入滁水以东的堂邑县驻守。希望借助滁水之险和堂邑坚城来阻击袁军。
能将袁术大将桥蕤、张勋的数万大军阻击在堂邑以西数月,陈登已经算是超额完成任务了。
只是终究还是退了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