第一百五十五章 蜀汉朝议(上)

这个时代的公卿在朝会时一般穿的是深衣,不分上衣和下裳,相当于袍。

根据季节的不同,公卿朝服分为五种颜色:春天着青色、夏天着红色、夏秋之际着黄色、秋天着白色、冬天着黑色,不过通常情况下,都以着黑色为主。而现在是夏天穿的便是红色的朝服,蜀汉的朝臣在大将军费祎的带领下,依次上了议堂的坡道,在偏殿解下佩剑,脱下鞋子。

“仲达,我听说汝病了好几个月,如今看到汝来上朝我便放心了,只可惜前几月朝中事务颇多、又有东吴派遣使臣前来结盟便没时间去府上探望,还请仲达见谅啊!”在脱鞋解剑之时,费祎偏过头对司马昭搀扶着的司马懿道,

“大将军,不妨事的,日后大将军来我府上,咳咳咳,我必要陪大将军痛饮几杯,以谢大将军挂念老夫,日后在朝堂上还请大将军多多照拂啊!”司马懿拱手道,

这章没有结束,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!

“好说、好说,时辰也不早了,我等这边去正殿中等候陛下吧。”费祎笑着道,一脸的真诚,之后便大步出了偏殿,向正殿而去,众人紧随其后。

这个时代的朝会很有古风,通常在一个很大的宫殿里议事,皇帝坐在最上方,两边放上许多席垫。大臣们要跪坐在席垫上,后脚跟紧顶着臀部,双手垂放膝上,这是汉魏时代朝会时大臣们的标准坐姿。汉魏时代的皇帝不像后来的明清皇帝坐在龙椅上,那时只有御床。

两个漂亮宫女脱掉鞋子,上御床跪坐在皇帝身后,也是一道美丽的风景线,可惜刘禅也欣赏不到,只有朝堂下的臣子能欣赏到,刘禅要看还得转过头去,以他肥胖的身躯来说太麻烦了,也没这个必要,毕竟他已经做了这么多年的大汉天子,这个仪式早已经习惯了,没什么新鲜的了,即便是这么些年过来,身后的女官已经换过好多次也是一样的。

公卿大臣在朝会中,每人手上都会竖拿着一块长方形的玉板,称为“笏”,也称“手板”。大臣们执笏奏事,一来为了点缀,二来可以把今天要奏的事情提前写在笏上面,直接看着笏读内容。如果大臣忘记了要奏事的内容,这是欺君,轻者罚俸,重者贬官。

重臣的笏还有一个特权,就是在笏上可以挂着一支白笔,比如尚书台、中书省及二品以上的文官,王公武将则不加白笔。笏一般有两种携带的办法,一是直接将笏别在腰带上。一是在朝服的肩上搭一个紫布兜,将笏放在布兜里。

如果是德高望重的老臣,皇帝会允许他们拄着木杖上朝,誓死不降曹魏的东汉太尉杨彪就享受过这个待遇。曹丕篡汉时,杨彪已经近八十岁了,杨彪出身东汉第一等的清流名门——弘农杨氏,再加上杨彪的儿子杨修被曹操给杀了,所以曹丕特别优待杨彪,但在今日的朝会上司马懿却没有拄着木杖上殿来,毕竟他还没有得到这个权利,不过他相信很快陛下便会给他这个老臣的“特权”,说不得今日朝会之上陛下便会把他的实职议定,

司马懿手持着手板进得殿来,也没再和什么人打招呼,毕竟他还不是很熟悉这些人,他打过交道的几乎都在战场上认识的、之前是不死不休的那种,也没几个愿意给他好脸色,不过如今在大汉朝堂上站着的也没几个了,但是对于大汉朝堂上的礼节、流程之类的他还是很熟悉的,没有丝毫的慌张,一切行为举止都很得体,他才远离了上朝的日子没几个月。

群臣在朝议事也不是随便发表议论。有两个基本的前提必须遵守:一是戒越职言事,一是戒风闻言事。不在其位,不谋其政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