要是让蒙武,联合前往函谷关任职的魏无知,李信二人。

趁此机会,在函谷关中,来一次大清洗。

偷偷掌控函谷关的兵力。

那吕系将无甚威慑赵姬之军权。

“王陵?”嬴政沉思。

赵姬此时开口道:“王陵刚从边关回来,恐早已身心俱疲。而大秦并非只有王陵这一个将领。”

他看了吕不韦一眼,“孤记得,函谷关的王翦,是个良将。既然蒙武不合适,那就王翦好了。”

“父亲有所不知,王翦如今正向咸阳而来。”

赵姬怎会不知道,但故作不知的问道:“噢,为何?”

“之前政···。”嬴政看了一脸灰败的昌文君一眼,“之前政便想着让王翦起兵,前去替楚幼主清理朝纲。只是王翦不愿,并且说若无八十万大军,不可动。政一气之下,让蒙武替了王翦的位置,让王翦回咸阳。”

“八十万大军。”赵姬笑了笑,“那给她八十万大军,不就成了?王翦不是要八十万大军吗?孤准了。令王陵携三十万边军,前往函谷关助王翦。令蒙毅,领兵二十五万,前往函谷关助王翦。再令赢傒,领军五万,前往函谷关!”

本小章还未完,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!

听到赢傒这两字,宗族势力脸色大喜。

赢傒是赢子楚的妹妹。

代表宗族与楚系争夺王权。

楚系更胜一筹。

赢傒被贬巴蜀边关驻守。

也是嬴稷用来帮助赢政的一颗棋子。

如今成了赵姬分化吕系的棋子。

要想分化吕系,先用王翦斩掉吕系对于军队的控制。

再用赢傒,加强王室对于朝堂的掌控。

至于另外两颗棋子,另有用处。

“如此,是否冒进?”吕不韦拱手道:“蒙骛的二十五万大军,可是驻守秦赵边境的全部力量。”

“秦赵边境?”赵姬喃喃道:“以后没有秦赵边境了。”

他看向众人,“只有秦齐,秦魏,秦燕边境!”

众人议论纷纷。

赵国就这么没了?

赵姬继续开口道:“遣人,令赵王偃,前来秦国见孤!”

一名甲士道:“诺。”

赵姬看向吕不韦,“文信侯,如此可满意?”

吕不韦抿了抿嘴。

她敢不满意吗?

赵姬继续道:“派人告诉王翦,八十万大军,孤给她九十万!要是拿不下负刍,孤诛她三族!”

“诺。”

赵姬看向嬴政,“政儿,可行?”

赢政点了点头,“那就按照父亲的意思办。”

如今,赵姬的气势,明显压了嬴政以及吕系势力一大截。

吕系势力都没人敢说话了。

赵姬继续道:“还有何事禀报?皆报来。”

他看了臻马一眼。

臻马想要站出来,却被臻义拉住衣角。

她转头看了眼臻义。

却发现臻义眼神中充满了不舍。

臻马一笑。

用口语对臻义说道:“我之道也。”

她拉开臻义的手,一步跨出,“臣有奏!”

赵姬沉默了。

没有说话。

嬴政似乎意识到了什么。

看了看一脸平静的赵姬,又看了看臻马。

突然开口道:“政累了,退朝。有事明日再···。”

此时赵姬的声音响起,“文镇侯,有何言?”

“臣以招贤令,广纳英才,故得先王之器重,才有文镇侯之位。然,马知才学浅薄,德不配位。日日苦思,夜夜所想。想如何报先王之恩德。终得偿所愿,马苦思十余载,得一妙法,可让我大秦兴盛不衰!”

嬴政内心的不安越来越强烈。

可赵姬压根就没有管嬴政,继续道:“是何法?”

“此法名曰‘科举’!”

“何为科举?”

“科举乃选拔人才之举。”臻马抬起头,看向赵姬,嘴里说着赵姬为她准备的话,“如今,大秦选拔人才的方式,是以乡举里选的方式。即由乡老等选拔乡土贤士,经过地方官员,层层上举,才可到王之面前。如此,岂有公平?”

有世家之人坐不住,“放肆!此推举之法,乃周天子沿制至今,乃祖宗之法!却被你这愚昧马奴,说得体无完肤。莫非你认为祖宗不足与你这贱奴相比?!”

“孤让你说话了吗?”赵姬看向那名世家之人。

那名世家之人见赵姬看了过来,当即低下头,“王妃恕罪,臣也是···。”

没等话说完,赵姬一挥手,“目无尊上,藐视朝纲。拖下去,斩首于殿门。”

“诺。”

两名甲士走上前,拖拽着那名世家之人。